悉闻祁阳大忠桥双凤村列入第五批“中国传统乡村”名录,就引发我前往探究的兴趣,3月19日,伙同摄影喜好者驱车前往,下大忠桥高速不远就到了双凤村,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新农村漂亮的情形,在村民的指点下,我们步入新村后面的老屋,在山峦脚下,崎岖铺就了一大片生存完整,围墙高耸的古民居,正中间就是一个有台阶而上的门楼,虽不算奢华,但很是气派,飞檐耸立,像一只张开翅膀的凤凰接待着八方来客。
拾级而上,进入门楼,门楼里一片宽阔的青石铺就的大坪,两旁各有槽门和门楼,典型的轴对称设计,四通八达,房房相连,门屋、正厅、堂屋、游庭、游亭、花厅、绣楼、后房、厢房、杂屋等,整个院落十全十美,每院有青石板天井,排水设施完善,采光通风体系完好,只管衡宇成群,但每家都能见到太阳照进家里,家族大融合,又相互独立成院,聚族而居,而和气相处,和而差别,听说,这就是新屋院,修建面积有4万平方米,巨细衡宇700余间。
新屋院后面是老屋院,一条鹅卵石路离隔,上下两院都有围墙,保证了家族成员的分开,也有利于家族财政的防范,老屋院门楼较小,虽修建阵势较高,但保持了“后院门楼不高过前院门楼”的家族长幼有序的传统看法,老屋同样有正堂、两旁厢房,前坪,格式相同,但没有前院弘大。
双凤村所有修建屋檐下,都有“鹿、麒麟、凤”的祥瑞浮雕,镌刻精致,栩栩如生,体现家族设计者的对家族生长寄寓的优美愿望。
双凤村,因杨家岭有顺山、毛山两座大山,形状很像凤冠,所以命名双凤村,背靠阳明山,山溪穿村而过,中间是一片宽阔的农田,让这个古村拥有了青山绿水的佳美胜景。
该村村名大部门姓郭,新老屋院就是郭家大院,听说,是郭氏世辛二公之后郭子杨靠谋划木业发家,建于明祯宗十五年(1642年),一直到民国三年(1914年)建成,历时几百年,履历几代族人的配合努力和艰辛创业,从而形成了郭氏上屋院,新屋院,下屋院,郭氏宗祠,书屋于一体的古修建群落。
家族重视做生意,崇尚礼仪道德,据祁阳郭氏家谱纪录:“大士兴祥瑞,荣怀继俊贤,祁乡增礼义,壹体秀良联,治世才堪选,明经品自高,敦伦族宜重,守政德音昭,富朱紫咸羡,雍和量可包,周唐历代盛,福寿冠当朝”,注重品行修为,才让家族几百年兴盛不衰。